母親節前夕,我想感謝母親這個角色豐富了我的生命層次,這陣子隨著女兒換新工作,退休後的我萬萬沒有想到自己還有機會可以重新擔任職場教練,不過這次coaching的對象換成了女兒,現在我們更緊密的交流居然是討論職場大小事……彼此熱烈互動、收穫滿滿,在此與您分享母親教練的心得。
今年一月初女兒換了新工作,前後公司的產業別、主管風格、步調….迥然不同,女兒似乎有點適應不良,有時候情緒掩蓋了工作問題的本質,我擔心她無法從中學習。於是職場教練魂上身的我,鼓勵她(從一位年輕部屬的角色)用Line提問,為娘的我盡量扮演職場教練的角色,試著從主管或他人的角度提點,會不會有考量不夠周全的地方,希望比較中性的立場可以幫助她減少工作時失之主觀。
隔著大半個地球的兩人雖然有時差,但我建議女兒當下就寫出她的想法,所以通常我早上一覺醒來,就有密密麻麻的Line留言,對於回答女兒的提問,我覺得很挑戰也有趣,彷彿回到之前辦公室的場景,我要盡量平和平靜、謹慎的回覆,因為這是很難得的職場訓練,我希望女兒能有所收穫。
背景摘要:女兒服務於美國Fintech金融業公司核心團隊5人小組,Fully remote(完全在家線上上班) ,女兒的主管與女兒最常共事的Partner B來自同一亞洲國家。為節省篇幅對話無法原文照登,簡單整理成幾個職場可能碰到的問題分享如下:
【問題一】
主管每次都在下班前一對一開會長達兩小時,我覺得效率不太好。
母:職場上多多少少都有這種人,而不同文化背景可能養成不同工作習慣。如果你感到困擾,可能要想辦法減少這樣的發生,也許可以用方法壓縮會議時間,例如預先outline要討論的議題,只要情況有改善,就很棒,等於自己的功力有進步了,我都把這種事情當作一種歷練和練習問題解決。
結果女兒嘗試反應給主管關於開會效率的問題,主管也同意;女兒勇於表達意見促進溝通,前幾天還被主管稱讚了,說她追蹤進度有條理。
【問題二】
女:最近跟同事B開會她常常遲到,不然就是臨時有事早退要另約時間,影響到工作進度……
母:可以私下了解,也許她有個人的問題或是家裡出狀況?
女:對啊!她下個月要結婚很忙,所以常常沒辦法先約開會或準時開會,她有可能在上班時間處理別的事,我比較喜歡在上班時間內完成工作。
母:了解了,你可能要委婉地想一下說你下班之後另有重要的事,所以希望在上班的時間可以討論。先跟她聊結婚的事,恭喜她然後關心她,接著再提有沒有辦法調整討論的時間。B要結婚請假少一個人,你就多cover,那你休假人家也會比較願意cover你。
B後來還特別感謝女兒這段日子以來的幫忙,工作上也漸有默契。
【問題三】
女:我申請回台灣的假單已經丟出去兩個禮拜了,主管一直不放行,後來才知道原因是公司政策有了改變……
母:我覺得你要和主管溝通,弄清楚他的想法,不能抱持著我就是要休假的心態,主管考量的是你不在的時間,得有人做你的工作,我可以理解主管的心理,組員請假少了一個人工作怕有閃失,你就讓他知道即使休假,你也都可以讓他找到,讓他放心。看來他是希望人資給一個明確的說法,有時候政策規定不那麼清楚,之前我在公司也常跨部門請求釋疑。
結果原來是公司休假政策有了調整,主管並沒有一開始就和女兒溝通說明導致誤會,最終主管再次與HR確認女兒PTO內容(美國帶薪假Paid Time Off/Personal Time Off簡稱,每一個人合約不同)之後准假了,包含在台灣兩個禮拜的WFH。
【問題四】
女:主管要求很高、有時會遷怒,一件事情,他會沒辦法公平公正的去處理。對工作的事情非常急,但對屬下的心情或是福利不太在乎,之前老闆美國人都會很在乎我的心理健康。
母:凡事多看好的一面,學會把負面的事情最小化,把開心的事情最大化,然後下班後試著轉換心情。每一個工作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,沒有一個工作是輕鬆的,下一個老闆也不一定會更好。你有這些觀察很棒,但現在還是公司新人,有時候建立信任和默契之後,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或是事半功倍。其實主管的工作,是保障公司交付的任務如質如期完成,如果有偏差他就必須及時導正,但下屬常常不知道急迫性和主管有落差,你以後有機會當老闆也要注意。我年輕的時候性子急躁,太過完美主義,後來自己察覺不好有所調整,後來一些同事都變成好朋友了,但這也是學習而來,沒有人天生知道如何當主管。每一個人有他的長處,擺在這個團隊就發揮他的長處就好了。還有一個觀念很重要:換位思考和同理心,不簡單,但可以多練習。期待你說出主管A的一個優點。
女:做事有條有理。
母:嗯,這個很重要,不然就會像很多主管將帥無能累死三軍,那你覺得人家會怎麼形容你的優點呢?
女:不知道,學習能力快、善於筆記/記錄吧!
母:這個很棒,上班時有些會開完沒有留下紀錄, 大家都忘了會議中說了甚麼,待辦事項也沒有追蹤,等於白開會了。
【問題五】
女:今天我們有報表的發表會,主管在前一個小時才問可不可以由我代表報告,我從來沒有參與過那個發表會,也不知道主管的期待,所以就表明希望下次再上場,然後之前可以就報告內容先和主管溝通……
母 : 你做得很好,給主管的建議也很具建設性,搞不好主管本來是叫B報告,但覺得她不靠譜,所以啊,你現在要慢慢知道主管其實是要仰賴你的,現在就是工作上練功的時候,心態就像海綿一樣吸收,創造自己的價值。然後不知道你們報告完人家會不會問問題,我的習慣是會假設人家會問的問題,然後自己先練習回答的答案,事先準備如果現場回答起來從容不迫,感覺就很有實力。
後來報表的發表會由女兒擔綱,女兒也會在事前找主管討論對報告內容的期待,協助女兒準備報告內容。
喜歡這樣對於職場生態的各種討論與互動,當母親也能和女兒聊這些,真是太珍貴、太有趣了!
未完,待續~~
#感謝前東家安排部主管課程學習到薩提爾冰山理論:挖掘部屬內心需求與渴望,彼此關懷,激發部屬積極能量,塑造團隊良性互動
#一封寄自舊金山的母親節卡片,是大女兒今年給的驚喜,貼心的她也寄了一張給奶奶祝福母親節快樂
#祝福天下的媽咪都像我油畫中的花朵那麼美麗芳香